为退役军人筑梦的“数字家园”——中国老兵网的使命担当与实践创新解析

微信图片_20250908102142_1847_58.jpg

在中国退役军人服务事业的数字化浪潮中,202381日诞生的中国老兵网(老兵集团官网),犹如一座链接军营与社会的“数字桥梁”。作为老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由退役军人开发运营的公益性平台,它以“弘扬老兵精神、助力老兵创业”为宗旨,以“自觉担当社会责任、真诚服务老兵战友”为使命,在党旗、国旗、军旗的引领下,正成为千万退役军人“退伍不褪色、建功新时代”的重要支撑。

微信图片_20250908102140_1846_58.jpg

一、初心如炬:从“军旅情怀”到“服务生态”的使命传承

中国老兵网的诞生,源于一群退役军人对“第二故乡”的深情眷恋,更源于对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”这一重要指示的自觉践行。其初心深处,是双重价值的融合。

(一)精神传承:让“军魂”在数字时代永续

平台以“弘扬老兵‘退伍不褪色’精神”为核心,通过“老兵风采”“老兵书画”“老兵文工团”等板块,将退役军人的英雄事迹、军旅记忆转化为可传播的数字内容。从抗美援朝老兵的口述历史到新时代退伍军人的创业故事,从军营书画作品的线上展播到老兵文艺汇演的视频直播,中国老兵网用数字化手段为“军魂”立传,让“忠于祖国、忠于党、忠于人民”的信念在网络空间代代相传。 

从哲学思维审视,这是对“集体记忆”的数字化保存——当纸质档案转化为云端数据,当线下讲述变为线上传播,退役军人的精神财富不再受限于时空,而是成为全社会共享的“爱国主义教育资源”。正如平台宗旨所强调:“向全社会展现老兵的风采,使退役军人对国家、对党永远保持忠诚”,这种精神传承,是连接过去与未来、军队与社会的精神纽带。

(二)服务落地:为老兵搭建“全链条”支持体系

区别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,中国老兵网以“立足老兵、关怀老兵、帮扶老兵、服务老兵”为导向,构建了覆盖“就业创业、文旅康养、教育培训、公益帮扶”的全链条服务生态。

☆ 就业创业板块:响应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号召,通过“互联网+资源整合”,汇聚军旅企业家经验、对接企业招聘需求、开展创业培训,甚至推出“军队文职”专项服务,帮助退役军人实现从“迷彩服到职业装”的转型。数据显示,类似平台通过“订单式培训”可使退役军人就业率提升40%,中国老兵网正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这一模式的全国落地。

☆ 康养文旅板块:结合退役军人需求,整合京津冀等地康养机构资源,推出“军事化管理+医养结合”的康养产品,同时开发红色文旅路线,让老兵在重温军旅记忆的同时享受优质康养服务。

☆公益帮扶板块:通过“老兵公益”专栏发布帮扶需求,联动社会爱心力量,为“急需帮扶型”退役军人提供生活救助、医疗支持,践行“拥军爱民”的传统美德。

二、定位清晰:业务与行政的“双轨协同”

要理解中国老兵网的运营逻辑,需以系统思维厘清其“业务主管”与“行政主管”的双重定位,这既是平台合规运营的核心,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。

(一)业务主管:紧跟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导向

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正部级组成部门,是全国退役军人服务的最高行政指导机构,其“互联网+退役军人服务”的战略部署,为中国老兵网指明了方向。

☆ 政策协同性:平台的“就业创业帮扶”“红色文化传播”等核心业务,与退役军人事务部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”的宗旨高度契合。例如,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动的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行动”,在平台上转化为“岗位对接+技能培训+创业孵化”的数字化服务,实现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☆ 行业参照性:从“浙江老兵码”到“安徽老兵APP”,地方退役军人服务平台均由退役军人事务部或其下属机构指导建设。作为全国性平台,中国老兵网虽未直接标注“事务部主管”,但从同类平台运营逻辑可推断,其业务开展必然遵循事务部制定的《退役军人保障法》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》等法规政策,接受业务指导与监督。

(二)行政主管:依托老兵集团的市场化运营

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合规要求,中国老兵网的行政主管单位为其主办主体——老兵集团有限公司(民营企业),这一属性决定了平台的运营特色。

☆灵活性与创新性:作为民营企业旗下平台,中国老兵网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,例如引入“视频直播”推广老兵企业、开发“商城入口”助力老兵创业产品销售,用市场化手段激活服务效能。

☆责任主体明确:依据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,老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办单位,承担平台内容审核、运营管理的法律责任,确保“红色文化传播不跑偏、公益服务不缩水、就业信息不虚假”,这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

需特别注意“中国老兵网”与“其它老兵网”的区别——属于不同主体,需避免名称混淆导致的定位误读。

三、创新突破:数字化赋能下的“难点破解”

在退役军人服务领域,“信息不对称”“资源碎片化”“服务精准度不足”是长期存在的难点。中国老兵网以“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”为突破点,用技术手段破解行业痛点,展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质。

(一)难点:退役军人服务的“三大矛盾”

1. 需求多元与服务单一的矛盾:退役军人涵盖“急需帮扶型”“技能提升型”“创业孵化型”“康养关怀型”等不同群体,传统线下服务难以覆盖全部需求。

2. 资源分散与对接低效的矛盾:企业岗位、培训资源、康养机构分布在各地,退役军人难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。

3. 精神传承与传播乏力的矛盾:老兵事迹多以线下展览、口头讲述为主,传播范围有限,难以形成广泛社会影响。

(二)突破点:“数字+服务”的三大创新

1. 智能化精准匹配:平台通过用户画像技术,将退役军人按“四象限法则”分类,自动推送适配的就业岗位、培训课程、帮扶资源。例如,为“技能提升型”退役军人匹配“互联网工程师培训”,为“康养关怀型”对接京津冀康养联盟资源,实现“千人千面”的精准服务。

2. 网络化资源整合:依托“互联网+”,平台打破地域壁垒,将分散的企业、高校、康养机构纳入“老兵服务生态”。例如,联动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开展“学历提升+岗位培训”双认证,联合广东佛山基地建立创业孵化平台,形成“全国资源一网通”的格局。

3. 数字化精神传播:通过“视频直播”“元宇宙展厅”等新技术,让老兵事迹“活”起来。例如,用VR技术还原抗战老兵的战斗场景,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《老兵口述历史》纪录片,单条视频播放量可超百万,让“退伍不褪色”的精神成为全网热议的正能量话题。

(三)要点:合规运营与公益初心的平衡

作为民营企业运营的公益性平台,中国老兵网始终坚守“诚信务真、实事求是”的原则。

☆内容合规:严格审核发布的政策法规、就业信息,联合腾讯卫士等开展反诈宣传,避免“虚假就业陷阱”,累计帮助退役军人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。

☆公益属性:虽设有“商城入口”,但核心服务均为免费,平台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企业捐赠与合规的市场化合作,确保“公益初心不偏移”。

四、启智反思:中国老兵网的“三重价值启示”

站在批判性思维与哲学思维的高度,中国老兵网《老兵集团》的实践不仅是退役军人服务的创新,更给新时代“尊崇军人、关爱老兵”带来深刻启示。

(一)启示一:党的领导是核心方向

平台始终“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”,将党的二十大精神、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贯穿运营全过程。这证明:只有在党旗引领下,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才能找准定位,避免“脱轨跑偏”。无论是红色文化传播还是就业创业帮扶,都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,才能真正成为“强军梦、中国梦”的助力者。

(二)启示二:传统精神需与现代技术融合

退役军人的“军魂”是宝贵的精神财富,但需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“古为今用”。中国老兵网的实践表明:当“老兵风采”遇上“短视频”,当“红色传承”遇上“元宇宙”,传统精神便能突破时空限制,成为激励全社会的正能量。这种“传统+现代”的融合,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。

(三)启示三:社会力量是重要补充

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官方服务体系是“主渠道”,而中国老兵网等社会平台是“有益补充”。二者形成“政府主导-企业参与-社会支持”的多元共治体系,既能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,又能借助市场力量提升服务效率,这正是“统筹辩证”思维在退役军人服务中的生动体现。

五、结语:让“老兵之家”在数字时代熠熠生辉

中国老兵网(老兵集团官网)的故事,是退役军人“自我服务、自我价值实现”的故事,更是“党领方向、民企助力、社会协同”的退役军人服务新范式的缩影。从202381日上线至今,它以“弘扬老兵精神”为魂,以“数字化服务”为翼,在党旗、国旗、军旗的引领下,让千万退役军人感受到“被尊崇、被关怀、被需要”的温暖。

微信图片_20250908102142_1848_58.jpg

未来,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,中国老兵网将实现更精准的服务匹配、更广泛的精神传播、更高效的资源整合。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,其“忠于祖国、忠于党、忠于人民”的初心不会改变,“服务老兵、助力国防”的使命不会动摇。

致敬中国老兵网,致敬每一位为退役军人事业奔走的奋斗者!让我们共同关注、转发、评论,支持这个为老兵筑梦的“数字家园”,让“退伍不褪色”的军魂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,让“尊崇军人、关爱老兵”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!

(本文基于中国老兵网公开介绍与退役军人服务行业实践整理,如需深度参与平台服务,可访问中国老兵网(老兵集团官网)“组织架构”或“就业创业”板块获取详情。)

 

 

编辑:梁馨玥  彭彬斌

审核:曹元华  梁馨玥

终审:侯润峰